▲车水马龙下的宁静自然
中关村这一带还是蛮熟悉的,改革开放的年代是科技的代名词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院士不足2000名,北京就占了近一半,海淀区有600多名,中关村在住的院士有300多名,可知这一带的实力。记得数年前做中关村大街的景观照明提升规划设计与实施时,业主反复提醒要注重周边居住工作的科学家及院士的感受,那时我们做了一条穿梭街道引领的光。
在上地的中关村软件园内,曾经做过一个直径约85米高30米的钢结构超级圆环的照明设计,为了能在圆环里面藏灯费了很大周折。那是一个在光的助力下欲随时代高飞的UFO意象的灯光,撑起那圆环的结构设计也展现了科技的力量,说起来是10多年前的事了。
二年前也设计了上地的另一个园区内的项目叫上地元中心。金属折板的立面在舞台专用摇头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,那个光可以解释为光的立面之舞。
▲建筑匍匐在大地上,光隆起
此次在中关村又赶上了一个匍匐在大地上的建筑,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。该建筑由著名的MAD事务所设计,也是关乎科技的,前一段还在这里召开了人工智能大会。项目位置在新建宫门路一号,毗邻玉泉山、颐和园、圆明园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,用地呈三角形状。万泉河快速路从东侧通过,车水马龙。跨越马路的人行天桥上,成为观测该建筑的制高点。另两侧道路相对安静,绿树成荫,俨然历史与科技汇聚之地。建筑是匍匐的形状,像一片叶子,像一只蝴蝶,又像一条鳐鱼,如山海经里说:“鱼身而鸟翼,以夜飞”。
▲屋顶的光就像将大地包裹
这回的用光的策略,我觉得应该立意为包裹大地的光。
▲光线在地面弯曲盘旋
▲光的节点示意
▲光线让建筑有了运动感
▲屋顶灯带出光模拟试验
起初建筑师希望的是沿主街道的光带漫舞,以回应街道与建筑的对话。再后来,这光带环绕主立面,左右都有了,这时设计逻辑就从彩绸漫舞上升到大地包裹了。灯光藏在屋顶金属铝百叶之内,随屋面走势晕出。为了这个光,构造节点也反复实验,反复推敲。因为百叶板是三维曲线的,光缝也宽窄不等,当百叶板聚集时,那光也走到一起。光走到一起很好理解,灯具设备聚到一起就像数条铁路汇聚成一条时的感觉,难为了道岔系统和扳道工,这汇聚确实也难为了照明设计师。光是直线,硬折不弯;光要平滑过渡,这也倒逼着幕墙构造的逻辑和施工精度。好在,光总算露出来了,而且能依靠系统控制随机起舞,表达色彩和明暗的变化,还能有简单的像素应用。
▲入口用布光自然优雅地导入室内
平面布光示意
我们在屋顶檐口部分准备了两种照明方式,另一套是泛光照明系统。光从主立面的道路另一侧投过来,把立面的屋檐边打亮。屋顶曲线的边缘,很像飞机发动机进风口那个边,光下铝本色金属的光泽超酷。我出差坐飞机多选择窗口座位,看发动机及飞机翅膀光影变化也是一个乐趣。那设计,与风共鸣,与光共舞,与力学共生。投光的方向如黄昏落日前的平扫光,于是错觉为建筑在光下匍匐前进。
▲内外相通水中涟漪
建筑前面有一汪浅水池,也是建筑与主马路的缓冲。静静的水面内,受光的屋檐倒映水中,与远山共筑美景如画。
▲隐于环境深藏地下用光克制
▲下沉空间喧闹中的坦然
建筑使用空间向地下发展,于是,下沉庭院便是特殊的魅力之所。有竹有水幕,有休闲空间,室内外视线互通,成为在闹市里难得的安静之地,在此,布光相对松弛。
▲建筑景观是大地艺术,光定义使用空间
▲光润出,光编织
屋顶上有一处如旋窝般的小广场,景观草皮间隔石条凳,背墙拱边,是适合人们露天聚会的空间,也是夜间的光窝。整个屋顶绿地仿绿叶有脉,小径通上屋顶,星光点缀在路径上。周边道路以庭院灯满足功能需求,手法从简。
▲大树之下锁定远方的光
▲远望西山,近看对屋檐投光的建筑,诗意盎然
在都市环境内,如此立意的建筑不争而争,灯光不炫而显,在环境中消失却也放大了自己。北京的天有时候确实很蓝很美,有时候晚霞确实无比醉人。望远山层峦叠嶂,诱人遐想。所有这些视觉感受,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光的世相,且与大地关连。